当前位置: 学术资讯 > 推荐你读有质量的色情文学:这五部经典小说,远胜《五十度灰》

推荐你读有质量的色情文学:这五部经典小说,远胜《五十度灰》

所属学科:全部学科发布时间:2015/3/4 10:51:25来源:

关注"壹学者"微信服务号(my1xuezhe)了解更多学术动态

  编者按:现在我们不得不承认,《五十度灰》这部打着“虐恋”旗号的色情小说以及由此改编的同名电影已经成为了全球热议文化现象了。不过,在一些文学评论家和影评人看来,这部作品无论从情节构思,还是文笔质量上都是值得商榷的。作家苏更生调侃道:“它的成功在于将爱与性完美结合,解决AV偏向男性视角,电影偏向纯爱的问题,并为市场开打了新渠道——不要忽视女性视角啦,再也别把纯爱和情色分开啦”。很明显,《五十度灰》是典型的只卖座,无口碑。

  而以下这五部“色情小说”,是经过漫长的时间考验而遗留下的璀璨明珠。它们在那个极端保守的年代,出版时还或多或少受阻。当你读完这几本小说时,不妨回头看看自己是否还有意愿去读《五十度灰》呢!

  《穿裘皮的维纳斯》

  作者: [奥地利] 利奥波德·范·萨克-马索克

  小说讲述了年轻贵族塞弗林理想中的爱情:与一位高贵单纯的女子相伴偕老;或者被他所爱的女人虐待,背叛。可是他所深爱的美丽女人旺达却不能保证对他一生的忠诚,于是塞弗林便请求她成为另外一种理想的类型。他立下合约,自愿成为旺达的奴隶,完全服从她的意志。他们来到佛罗伦萨,在那里,塞弗林变成了旺达的仆人格列高,并忍受了她所施予各种羞辱与折磨--肉体与精神上的,而塞弗林也在自己所受到的虐待当中不断确认和升华着自己对于旺达的爱情。作者以优美的笔触展现了这段不寻常之爱中的种种细节以及主人公曲折复杂的心路历程。

  该书自出版以来,在西方获得了巨大的影响力,成为各种文学、心理学研究和实践的经典范本。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曾给予此书极高的评价。作者马索克本能地排斥那种对于生活无动于衷或是不屑一顾的态度,在现实与幻想,游戏与严肃的交错当中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属于两个人的乌托邦。本书为马索克最广为人知的作品,虐恋文学的经典之作。

  有意思的是,在现实当中,萨克•马索克也是一位受虐恋者,他的这部带有半自传性质的作品以其特殊的文学与心理学价值成为经典,并使得马索克的名字成为一系列性心理现象的代名词,“穿裘皮的维纳斯”也成为两性之间控制与屈服的文化符号。我们从小说中看到的不仅是性与残酷,并且发现,有时候,当内心的冲动呈现出一种反常或是夸张的形式时,我们就会有那么一瞬间反思自身。

  《北回归线》

  作者:[美]亨利·米勒

  《北回归线》是亨利•米勒自传性三部曲之首,描写了米勒同几位作家、艺术家朋友旅居巴黎的生活经历,同时通过对工作、交谈、宴饮、嫖妓等夸张、变形的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穷困潦倒的艺术家们的内在精神世界,诘问了在这个杂乱无序、肮脏的世界生存的意义。该书出版后吸引了众多读者,1961年在美国解禁后更是成为畅销全球的文学名著,深刻影响了二战后的欧美文坛。《北回归线》无疑是惊世骇俗的。米勒俯视着世界这个大毒瘤,激烈的性欲和粗鄙的语言喷薄而出,而随之浮现的,是弥漫在一代人中的压抑绝望情绪。与此同时,我们在其既悬置道德审判、又模糊一切规范的悖论中,发现了酒神狂欢般的摧毁与重建精神。在对世界施以更暴力的致命打击的呼唤中,米勒的污言秽语、诅咒亵渎露出真理般的神圣,这位渎神先知,预言出一个充满激情的、自我解放的全新世界。

  亨利•米勒的作品中存在着露骨的性描写,英语国家长期拒绝发表他的作品。其早期作品首先在法国出版,1944年盟军来到巴黎后发现了米勒的作品,遂争相传阅,并偷偷带回英美等国,米勒顿时成为美国最富盛名的“地下”作家。直到20世纪60年代年经过一场具有历史意义的诉讼,美国最高法院宣布该书“不足以引起性欲”,《北回归线》终于在美国解禁。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作者:[英]D.H.劳伦斯

  故事发生在等级制度森严的英国,年轻的康妮终于等来了与自己分别多时的丈夫克利福特,但同时也等来了丈夫下半身永久瘫痪的噩耗。面对残酷的现实,善良的康妮只得默默接受。

  一次偶然中,康妮邂逅了庄园的看林人米尔斯,后者健壮结实的躯体让康妮的内心激动难耐。一来二往之下,康妮和米尔斯发生了关系,尽管粗鲁的情人大字不识一个,但康妮依旧在他的身上找到了久违的满足与热情。纸终究包不住火,康妮和米尔斯之间的奸情败露,令克利福特大为火光,同时,在英国已经无法生存的米尔斯决定前往加拿大开辟新的天地,究竟该留下还是离开,康妮面临着严峻的选择。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是劳伦斯争议最大的小说,也是他最后一部小说。曾被禁长达30余年,透视了英国图书审查制度的野蛮和无知。30年后终因对人性的深度描写以及对社会批判的严肃性而被解禁。只要我们潜心进入劳伦斯的世界,我们就会发现,他是用男女的自然感情和健康交往来对抗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对自然和人性的侵蚀。

  《乳房》

  作者:[美] 菲利普·罗斯

  主人公大卫·凯普什在大学教授文学,作为一名知识分子,他向往理性与节制,但同时,他又精力旺盛,面对诱惑常陷于苦恼。两年来,他时时处于情欲与理想的夹击之下,欲火一日盛似一日。在心理的平衡渐渐被打破的同时,诡异的生理变化也随之而来。在某个二月的凌晨,凯普什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重达一百五十五磅的女性乳房……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事,记录了主人公遭逢“变形”的前后过程,以及他人对这种“变形”的反应,留给读者对人类“异化”与身份认同感缺失的无限思考空间。

  在美国,素有文坛3L(Living, Literary, Legend,意为文学活神话)之称的菲利普·罗斯是获奖专业户,他的作品深受读者和批评家的青眯,获奖颇多,其中包括美国犹太人书籍委员会的达洛夫奖、古根海姆奖、欧·亨利小说奖和美国文学艺术院奖,他本人也在1970年被选为美国文学艺术院院士。

  《洛丽塔》

  作者: [美]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在大学教授法文的亨博特少年时期曾有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当年的初恋情人不幸夭亡,令他此去经年依旧对那些充满青春气息的少女有着别样情感。

  因工作之需,亨博特寻找住房,因此结识了寡妇夏洛特及其妖精一般的女儿洛丽塔。夏洛特迷上了这位儒雅庄重的大学教师,一心与之交往;而亨博特却迷恋上了青春逼人的洛丽塔,为了和这个精灵长相厮守,甚至违心与夏洛特结婚。他将对洛丽塔的情感全部写进日记,锁入抽屉。直到某天夏洛特打开了潘多拉宝盒,他们的命运从此改变……

  在这部充满着精美繁复辞藻、犀利心理解剖的小说中,纳博科夫把主人公亨波特自白时不时流露出的小心机,刻薄的讽刺,毫无顾忌的倾心拿捏的相当精准和克制,稳稳把握着读者的欲望和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