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学者_学术文库_单个文档详情

【原创】 历史掷地有声——北京奥运开幕式字模表演解读

阆楼客 | 2016-07-19 13:24

分类:历史类,文化信息传播类 >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字模解读 活字印刷 历史文明

阅读:

分享:

收藏:

  历史掷地有声——北京奥运开幕式字模表演解读

  蔡贵利

  先看一组图片:

  从这组图片,我们可以清晰地读出许多历史信息。如:商周甲骨到战围秦汉的竹木简再到汉代以后的纸张,反映了书写材质的变化;甲骨文、小篆、隶书到楷书,反映了中国文字形态的变化;雕刻到书写到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反映了印刷技术的进步;文字内容反映了古代社会政治经济生活面貌;材质变化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文化科技事业的发展进步,等等。掂量这些经典古代文明,我们如数家珍,豪气干云。

  再来重温北京奥运开幕式字模表演之神奇一幕及其引发的争议:

  忽而如微风拂过水面一般轻盈,忽而方圆变换,组成不同形状。897块字模整齐排列,在目不暇接的变换中,唯一不变的是字模组成的汉字——“和”,它以不同时代的不同字体,出现在“微风”和“徐波”之中,方圆之内。这是8月8日晚北京奥运开幕式上的字模表演,展现了古老中国四大发明之一——活字印刷术的神奇魅力。

  世界为之惊叹之余,同样在观看开幕式的荷兰人伯恩特·施奈德斯(荷兰小城哈勒姆市的市长)却对“印刷术是中国发明的”一说提出了抗议。据荷兰媒体报道,8月11日,施奈德斯给北京市长写了一封抗议信,声称“印刷术是由哈勒姆市市民科斯特于公元1400年前发明的”“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信中,施奈德斯还附了一张科斯特雕像的照片。

  施奈德斯的说法也引起了部分荷兰华人的不快。阿达是生活在哈勒姆市的一名年轻华侨,在听说这位市长的行为时表示,“觉得很奇怪,不可理解”。阿达告诉《国际先驱导报》:“我正考虑联系当地华人华侨给施奈德斯市长写抗议信。”(据《国际先驱导报》2008年8月19日报道整理)

     

  重温这段记忆,我们高兴和振奋,因为它准确、清晰、巧妙地把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现代执政理念与奥林匹克精神结合了起来,897块字模组成的“和”字的组合变换最能说明问题:

  和,即政治上的和平、和谐、宽和之意。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主张以和为贵的民族,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主张爱惜民力,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老子主张“无为”,反对采用严刑峻法;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和“尚贤”,代表平民利益,反映了小生产者渴望安定的愿望;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学说,主张“仁政”“政在得民”和宽刑薄税,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西汉初年,推行宽和之治,社会安定,国力迅速增强;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反复强调“存百姓”的思想,调整统治政策,励精图治,轻徭薄赋,劝课农桑,减免租税,兴修水利,促进生产发展,戒奢从简;现代,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更是明确提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政治命题,主张和平发展、和平崛起、政治对话、互利双赢。

  和,即人与自然和谐相生,追求可持续发展。主张天人合一,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强调人类应当有限度地利用自然,而不能破坏自然、甚至无限索取。老子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依归。庄子也强调人必须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孔子主张以“仁”待物,“成物成己”,还主张不用大挂网拦河捕鱼,反对射猎夜宿之鸟,反对人类的滥捕滥猎,破坏生态平衡。孟子也主张“上下与天地同流”。宋代张载则说,人类是我的同胞,天地万物是我的朋友,天与人、万物与人类本质上是一致的。

  和,即国际体育运动中的友谊、团结和公平精神。国际体育运动的原则和宗旨是为人类的和谐发展服务,促进青年之间的相互理解,以提高人类尊严,从而逐步建立一个更加美好的和平的世界。

  但我们也看到、听到了质疑的不和谐的音符,伯恩特·施奈德斯的举动说明欧洲在推进活字印刷技术的发展方面做出了贡献,说明本属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遭遇淹没、曲解、质疑的尴尬,需要加强宣传和展示,说明历史文化也需要不断地弘扬和发展。

  阿达要给施奈德斯市长写抗议信,我们还是简要但如实地梳理一下活字印刷的发明与传播史吧,以便为他提供一些必要的历史证据,以示声援。

  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对世界文化的重大贡献。

  中国早在汉代就发明了纸和墨,这为活字印刷术的诞生奠定了物质基础。战国秦汉以来出现的印章、拓碑和雕版等方法又为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提供了技术条件(如868年的《金刚经》卷子,是世界上现存的最早的雕板印刷书籍)。北宋时期,经济的发展、商业的繁荣和文化的兴盛,把信息的快速、大量传播提上了日程,活字印刷术因此应时而生了。

  北宋仁宗庆历年间,也就是大约公元1041-1048年间,平民出身的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在沈括的《梦溪笔谈》里有非常翔实可信的记载。

  印刷术发明后,大约在13世纪,也就是元朝,经由新疆经波斯、埃及传入欧洲。

  然而,一些欧洲人曾经把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归功于德国人谷腾堡(相比而言,荷兰哈勒姆市市民科斯特的发明已经很少被欧洲学者认可了)。公元1445年,德国人约翰·谷腾堡制成了铅活字和木制印刷机械,但比毕升发明陶活字印刷术整整晚了400年。我们不否定谷腾堡作为现代印刷术奠基人的历史地位,但同样也不能抹杀中国发明印刷术的源头活水的历史地位,不能抹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长期积累和平民毕升的开创之功,不能抹杀印刷术西传之后对世界尤其是欧洲社会文明进程的重大推动作用。

  印刷技术传到欧洲,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提供了条件,有助于欧洲许多民族文字和文学的建立,甚至鼓励了民族主义新兴国家的建立。印刷术还普及了教育,提高了阅读能力,增加了社会流动的机会。可以说,几乎现代文明的每一进展,都或多或少地与印刷术的应用和传播发生关联。马克思把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的发明称为“是资产阶级发展的必要前提”。这个定位或者评价是中肯的,公允的。伯恩特·施奈德斯之流应该回头认真读读马克思了,这样方能站在世界之巅遥望世界,而不是站在欧洲一隅窥视世界!


认证作者 客户端 客户端